减产和需求预期升温推动国际油价震荡上行_石油减产对石油价格的影响
1.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2.乌克兰局势变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3.日赚近7亿元!“三桶油”中期业绩亮眼
4.98号汽油什么车加的多少钱
5.聚丙烯近十年价格走势发展史
金融危机前,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矿产品价格经历2008年下半年的急剧下滑之后,2009年一季度一直在低位徘徊。进入4月份,在世界各国拯救经济及国内各项“保增长”政策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主要矿产品价格震荡回升。尤其是经过8~9月的盘整,并受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行及各发达经济体良好的宏观数据陆续出台的推动,主要矿产品价格持续上扬。
一、国际油价震荡上行
国际原油价格从2009年一季度的约40美元/桶逐步攀升至年底的80美元/桶左右,与年初低点相比,上升幅度接近90%。受美元走强、消费回升以及欧佩克减产履约率进一步提高等利好因素的影响,2010年3月31日,国际原油(WTI)现货价格达83.45美元/桶(图13)。
图13 原油现货价格走势
二、铁矿石价格持续走高
2009年9月以来,受经济回暖及中国大规模进口的支撑,铁矿石价格震荡盘升,12月底比年初上涨56%;到2010年3月31日,天津港63.5%印度粉矿价格已达1190元/吨,基本恢复至2007年的同期水平(图14)。
三、铜
2009年第三季度之前,铜价在相对低位盘整反弹;进入第三季度后,美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以及二季度财务报表明显好于市场预期,给铜价上涨带来了新的动力,年底伦敦(LME)三月期铜收盘价为7375美元/吨,比2008年底回升了141%。进入2010年,受市场需求恢复的影响,铜价一季度盘整迹象明显,LME期铜价格在7100~7600美元/吨之间做箱体震荡(图15)。
图14 天津港63.5%印度粉矿现货价格走势
图15 2009年以来LME期铜价格走势
四、铝
2009年底LME三月期铝收盘价为2230美元/吨,比2008年底回升了45.3%。2010年3月31日,铝价为2309美元/吨(图16)。
图16 2009年以来LME期铝价格走势
五、钾肥价格持续下滑
2009年6月,印度进口氯化钾460美元/吨(CFR)合同的签订,打破了国际市场的高价联盟,使得钾肥高价被击破,随后美洲市场及东南亚市场价格逐渐下调。2009年我国进口的俄红钾(KCl,60%)港口价从年初的4000元/吨回落至年底的3400元/吨,降幅为15%(图17)。
图17 我国氯化钾进口平均价格走势
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自今年2月以来,物价上涨已经引发大量议论,不少人开始对中国经济感到担心,认为会引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实这股上涨趋势早2002年就已经开始,首先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领头的是石油。随着石油价格快速上升,相关产业生产资料价格也水涨船高,到2005年4月便已上涨16%。此外,房地产价格持续不断攀升,已经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社会上由此多了一个新词:房奴。今年2月,猪肉价格突然一路飘升,由此引发副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到7月,中国CPI涨幅高达5.6%,涨价开始蔓延到其他领域,甚至开始有人联合哄抬物价,影响恶劣。
怎么看待这轮物价上涨?中国会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对于这两个问题,目前国内没有一个统一意见,就是官方也难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说辞,在学界就更为混乱。因此,在此发表意见有一定风险,就权做饭后闲谈吧。
首先,我们看看“罪魁祸首”猪肉是怎么涨价的。说来奇怪,猪肉价格一直很平稳,但是今年2月突然急速飘升,一时间谣言四起。一开始是国外媒体兴风作浪,说什么中国爆发严重的疫情。后来证实中国的确发生了猪蓝耳病疫情,但是它不是导致猪肉涨价的唯一原因,也许只能算是导火索而已。其实,问题的早有潜伏。最早也是最深层的原因是我国长期保持的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为了支持城市发展,农产品个城市工业品价格之间存在巨大剪刀差,导致城乡发展差别严重。2002年开始新一轮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加剧了这一进程,农民养殖种植成本提高,而农产品价格却一直没有同步上涨,这无形中形成了对农民的盘剥,受城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冲击最大的首先是养殖业,猪是首当其中,因为猪的养殖需要大量饲料。而饲料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又是什么呢?是美国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极力推广化石能源的替代品——生物质能源,其中,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就是利用玉米来生产酒精。这一举措导致全球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作为养殖大户的中国自然便成了第一个受到冲击的国家。随着玉米价格一路上升,国内的养殖业成本也随之上升,而副食品价格却没有随之上涨,农民的积极性被严重打击,于是,减产便是他们唯一可行的选择。随着市场猪肉供应量的下降,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才是这轮猪肉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其次,怎么看待这轮物价上涨?目前,价格上涨已经从副食品蔓延到许多领域,大有全局性的发展态势,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心。也因此出台了一些新政策来平抑物价上涨,目前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效果。对于那些趁机做乱的组织和个人则重权出击,媒体说是“杀鸡儆猴”,比如方便面协会集体哄抬价格便被严厉处罚。本人认为,目前的CPI上涨主要还是在副食品和房地产等少数领域,工业产品价格平稳,因此,还属于结构性上涨。就城市而言,本轮的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而对农村、对农民的意义则是积极的,因为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这对减少城乡差距是有帮助的,也有利于党的新农村建设、利于改善8亿农民的生活生产条件、最终利于社会和谐。至于能否引发通货膨胀,我认为这样的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且不说什么17大和奥运会的原因,就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来看,中国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危险。因为在CPI上升的同时,中国的PPI却下降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1993年上半年达到72%的高峰后,一路下滑,到2000年一季度跌落到1.5%的谷底。此后投资增速恢复上升趋势,在2004年一季度达到47.8%的新高峰。当时为了防止经济出现类似1993年的严重“过热”现象,在2003年10月份以后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紧缩性政策措施,包括提高以后准备金率、暂停建设性用地审批、控制向钢材、房地产等过热行业的投资等。在这一系列紧缩性措施的影响下,投资增速大幅度回落,从2004年一季度的47.8%回落到2005年一季度的25.3%,此后一直维持在25%左右,2007年上半年增速为25.9%。与此同时,生产资料价格在2004年5月上涨到16%后便开始缓慢下降,2005年12月生产资料价格增长变为-1.5%,此后由于石油价格大幅度提高,生产资料价格曾出现反弹,到2006年11月份曾上升到7.6%,之后再度回落,2007年7月下降到2.2%。PPI下降有很多原因,一是工业产能开始出现过剩、制成品库存压力增大;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控制投资增长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三是银行商业化后考虑自身的商业风险而控制了放贷;四是居民对前景预测偏低而增加储蓄。综合这些因素,我们看到,目前在中国爆发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甚至有专家还担心用不了多久中国甚至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本轮物价上涨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中国目前物价上涨是事实,但是属于结构性上涨,不会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乌克兰局势变化,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目前,我国73%的原油是从国外进口的。现阶段,国内油价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外油价变动,呈跟涨趋势。
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上一轮调价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已首次突破每升9元大关。6月14日24时,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在开启,多家机构预测,届时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或将突破每升10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据她预测,进入三季度之后,wti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或达到105-1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约为110-140美元/桶。
根据现有国内油价定价规则,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存在联动机制,但国内油价却并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无限”上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当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但不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日赚近7亿元!“三桶油”中期业绩亮眼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举行联邦安全会议扩大会议,讨论是否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问题,全程电视播出。会上,俄议长、外长、防长等高官轮番上台汇报情况,并一致表态支持承认“两国”独立。普京随即发布相关总统令,并与“两国”签署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乌克兰局势再次发生重大变化。
22日,发表讲话,表示将对俄罗斯两大金融机构进行制裁。
如果乌克兰局势能够在短期时间内能够化解,鉴于本国经济容量较小,不太可能对于全世界的经济产生的巨大的冲击,但是从2014年开始乌克兰局势动荡到现在,一直处于混乱之中,而且事态并没有展现出趋于平息的可能。
那么乌克兰局势的变化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可能提高全球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
在全球最大小麦进口国埃及的购比例中,俄罗斯占6成,乌克兰占近3成。中东、北非是全球最大的小麦需求地区。由于水缺乏,当地的粮食依赖进口。从乌克兰玉米的出口对象国家来看,中国占比达到3成。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在世界粮食安全保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乌克兰局势紧张成了引发农产品价格高涨的导火索。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小麦和玉米等多种农产品的供应国。如果发生紧急事态,这两个国家供应的农作物有可能会减少。如果农产品价格飙升,可能会导致依赖两国粮食的中东地区陷入政治动荡,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
二、可能会影响能源市场危机
如果俄乌紧张局势演变成冲突,能源市场可能会受到冲击。欧洲约有35%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供应。由于疫情封锁措施抑制了需求,2020年从俄罗斯运往欧洲的天然气有所减少,消费激增时也没有完全恢复,这推动天然气价格升至历史高点。一旦发生制裁,俄罗斯通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向西欧出口的天然气可能大幅减少,天然气价格就会抬升。
石油市场也可能受到影响。乌克兰将俄罗斯的石油运往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等国。普氏能源资讯公司在一份报告中说,2021年经乌克兰出口到欧盟的俄罗斯原油为1190万吨,低于2020年的1230万吨。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乌克兰紧张局势,国际油价一直在高位震荡上行,创下了近七年来的历史高点。
三、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国际金融、能源市场24日出现大幅震荡,欧洲股市收盘跌至去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当天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乌克兰局势恶化、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三大预期强化并产生共振,显著影响市场走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全球金融与能源市场波动性将加大。
乌克兰危机急剧升级,酿成的地缘政治危机影响全球投资市场,致使投资者不可不慎处理。鉴于乌与俄罗斯和欧盟金融和债务联系密切,乌危机深化对俄罗斯和欧盟金融市场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正是因为乌俄间密切的资金联系,乌危机深化引发了俄金融市场的迅速反应。
对此,大家要警惕潜在市场风险,俄乌危机带来的冲击事关你我他。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只讲利益不讲道义。只要利益够大,任何底线都会变成起跑线。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8号汽油什么车加的多少钱
随着油价回升、市场需求回暖,“三桶油”上半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目前,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以下简称“三桶油”) 半年报均已公布。“三桶油”业绩均实现增长,同时经过计算,“三桶油”2021年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255.18亿元,日赚约6.93亿元,创近七年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三桶油”合计亏损424.85亿元,平均日亏约2.3亿元。
上半年“三桶油”利润大增
“三桶油”业绩均实现增长,其中中国石油(601857.SH)和中国石化(600028.SH)扭亏为盈,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净利润同比增长221%。
具体来说,上半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1965.81亿元,同比增长28.8%;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530.3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99.8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上半年,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2616.03亿元,同比增长22.1%;净利润扭亏为盈,达到391.5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30.0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323元。中国石化今年上半年业绩创近三年同期最好业绩,同比超过疫情前水平。
上半年,中海油实现营业收入1099.93亿元,同比增长47.68%;净利润为333.29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103.83亿元,同比增长221%;基本每股收益0.75元。上半年净利润创同期 历史 新高。
谈及成绩取得的背后,“三桶油”均指出,离不开宏观经济复苏、国际油价回升、油气产品需求增长的有利时机。中国石化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际油价震荡上行,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65.23美元/桶,同比上涨62.8%。国内天然气和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17.5%和5.7%。
“三桶油”集体加码新能源业务
中国石油表示,加快新能源项目的实施落地,积极 探索 碳封存基地建设,加大对 CO2回收利用和运输技术研究,推进“屋顶光伏”试点、规划“零碳”库站转型,在下半年业务展望中提出“推进光伏加油站、充换电站、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
中国石化表示,目前已在广东、上海等14个省区市建成加氢站20座,预计今年新发展加氢站数量将达100座,“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努力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同时,“十四五”期间将规划建设5000座充换电站、7000座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点。
而中海油在中期业绩发布电话会上介绍了其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包括在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择优发展陆上光伏和陆上风电。中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整个“十四五”期间,该公司对陆上光伏、陆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不低于500万千瓦。
聚丙烯近十年价格走势发展史
2021年4月28日24时,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本周期第一个工作日,原油变化率高达4.01%。按此估算,预计成品油可上调155元/吨。当然,国内还有9个工作日,届时油价是否上调还不确定。
消息面上,受美国利好经济数据提振,国际能源署和石油输出国组织上调石油需求预期,国际油价震荡上行。
我们来看看4月17日全国各地92、98号汽油的价格情况(仅供参考,单价为人民币/升,价格排名按92号汽油价格):
1:海南(92)7.71,(98)9.24元/升。
2:西藏(92)7.49元/升。
3:河北(92)6.77,(98)7.元/升。
4:云南(92)6.74,(98)7.92元/升。
5:贵州(92)6.72,(98)8.00元/升。
6:四川(92)6.70,(98)7.78元/升。
7:重庆(92)6.67,(98)7.94元/升。
8:广西(92)6.66,(98)7.98元/升。
9:广东(92)6.62,(98)8.15元/升。
10:河南(92)6.60,(98)7.70元/升。
1:湖北(92)6.60,(98)8.00元/升。
2:北京(92)6.60,(98)8.00元/升。
13:天津(92)6.59,(98)8.18元/升。
14:黑龙江(92)6.59,(98)7.99元/升。
15:甘肃(92)6.59,(98)7.38元/升。
16:山东(92)6.58,(98)7.78元/升。
17:江苏(92)6.57,(98)7.元/升。
18:浙江(92)6.57,(98)7.66元/升。
9:安徽(92)6.57,(98)7.87元/升。
20:福建(92)6.57,(98)7.68元/升。
21:辽宁(92)6.57,(98)7.84元/升。
22:吉林(92)6.56,(98)7.71元/升。
23:上海(92)6.56,(98)7.68元/升。
24:山西(92)6.56,(98)7.78元/升。
25:江西(92)6.56,(98)8.05元/升。
26:湖南(92)6.56,(98)7.77元/升。
27:青海(92)6.56元/升。
28:内蒙古(92)6.54,(98)7.66元/升。
29:宁夏(92)6.51,(98)7.90元/升。
30:新疆(92)6.49,(98)7.79元/升。
31:陕西(92)6.49,(98)7.65元/升。
百万购车补贴
聚丙烯(PP)作为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在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研究PP往往可以从供需基本面入手,包括产能、开工率、库存、上游原料成本、下游应用需求、进出口情况等等。
结合期货盘面关注商品基差、月间价差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商品市场动态,寻找套利机会。此外,宏观形势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塑料制品使用方面出台的各种政策规定能够迅速引导市场风向,值得留意。
_我国聚丙烯产能正在逐年递增,且增速较快。2021年,“十四五规划”启动,我国化工行业炼化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近些年将会有大量新增装置投产。
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聚丙烯产量不断提高,自给率上升,进口依赖度减弱,原料来源多样化,企业、地区之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推动产业升级进步。
01聚丙烯产业链介绍
聚丙烯(PP)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聚合物,是一种高结晶性热塑性合成树脂,为白色、半透明、无毒、无味的蜡状固体。
作为性能优良的轻质通用塑料,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绝缘性和机械强度,用途十分广泛,其身影于家具、包装、器械、零件、建材等行业处处可见。
聚丙烯的上游有油、煤、气等能源品和甲醇、丙烷、丙烯等化工品,其中丙烯是它的直接上游;下游产品主要系编织制品、注塑制品、合成纤维、管材或板材以及薄膜制品。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可分为油制法、煤制法和丙烷脱氢制法。
1)传统油制法:原油蒸馏得到石脑油,石脑油通过蒸汽裂解或是重质油经催化裂化产出烯烃,油制丙烯再加聚生成聚丙烯。此方法工艺成熟,产能可观,但生产能耗高,丙烯收率有限,同时受原油价格波动的辐射影响也较大。
2)煤化工制法:使用煤制备甲醇,通过甲醇制成丙烯,丙烯再经过聚合反应生成聚丙烯。我国煤炭丰富,因而该方法所使用的原料相对方便易得,但装置产生的污染大,面临环保压力,且投资花费也较高。
3)丙烷脱氢法:以丙烷代替馏分油作为原材料,丙烷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脱氢反应生成丙烯,丙烯再聚合制成聚丙烯。这一工艺的优点在于装置简单,原料及产品单一化,产物收率高,而缺点在于丙烷进口依赖性高,产业链短,其供应和价格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我国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仍以传统油制法为主,占据半壁江山,使用煤化工制法和丙烷脱氢法制备聚丙烯的产能也在逐年增加。未来,预计丙烷脱氢法的产能还有不错的上升空间,它也将成为聚丙烯新增投产的重要方向。
按单体种类划分,聚丙烯可分为均聚聚丙烯(PP-H)和共聚聚丙烯两大类,其聚聚丙烯又可继续分为嵌段共聚聚丙烯(PP-B)和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两种。
均聚聚丙烯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结晶性高,它的分子链规则排列,但材质较脆,耐冲击性能不足。因此,人们需要尝试使用共聚改性的方式来提升其性能。嵌段共聚聚丙烯由丙烯和部分乙烯(7%-15%)聚合而成,乙烯单体仅存在于嵌段中,分子链结构仍然较为规整,材料耐冲击性有所改善。
而无规共聚聚丙烯则由丙烯与少量乙烯(1%-4%)经催化加聚得到,乙烯单体随机排列于分子链中,不再呈现出规律性,产品结晶度降低,抗冲击性、稳定性、透明性增强,综合性能得到提升。
02聚丙烯近十年价格走势
从2013年到2022年8月,聚丙烯价格在6200-12800元/吨的价格区间内宽幅震荡。整体来看,其价格行情经历了小涨大跌,再涨再跌,急涨震荡,缓缓下行的过程。
我国聚丙烯生产的主流工艺是传统油制法,因此其价格常常受到原油波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整体走势跟随原油节奏。
但这十年以来,原油价格目前在震荡中上涨至历史高位,而聚丙烯价格则处于历史中低位。
由此可见,来自成本端的原料支撑并非价格变动的唯一风向标,拉动力有限。随着时代发展,市场复杂程度日益加深,在各种各样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聚丙烯价格走向与原油关联趋弱之势已逐渐显现。
03聚丙烯2013-2015年价格走势中两度与原油背离
为了更好地回顾过去行情,我们可将十年时间分解为四个阶段来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阶段是2013年到2015年,期间聚丙烯价格总体呈震荡下跌趋势,曲线与原油仍较为接近。2013年上半年,欧美各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复苏,市场信心充足,推动国际油价上涨至高位,持续窄幅震荡。
成本支撑之下聚丙烯价格也处于高位,但春节前需求疲软,交易气氛寡淡,节后又库存高企,加上宁波禾元与洛阳石化新装置投产,供应压力加大,PP及下游市场持观望心态,需求未见明显好转。因此,年初聚丙烯价格并未跟随原油先经历小幅上涨后震荡,其上行或下行皆有一定阻力,以弱势整理为主。
7月到9月,中东局势动荡,多国出现政治危机,且夏季用油需求旺盛,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供需偏紧,致使国际油价新一轮冲高。成本支撑进一步增强,带动聚丙烯价格走高。
十一黄金周前后,换季后用油高峰过去,油价已开始回调走低。而此时国内石化停销结算,华东部分装置停车或减产,外加台风“菲特”影响,浙江宁波、余姚、慈溪等地遭遇大暴雨,尽管需求一般,但塑料市场货源大量减少,供应紧张,也使得聚烯烃价格一路飙升。
2014年上半年,国际原油维持高位震荡,成本支撑依然偏强。2月28日,PP期货在大连商品正式上市。此外,节后石化方面政策挺市补涨,提振市场信心,聚丙烯价格再次爬坡上行。
下半年,能源革命如火如荼,美国加大页岩油勘探力度,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外加OPEC成员国增产,供应端压力骤升,需求跟进动力不足,导致油价大幅下滑。而8月至9月,因宁煤、国际、宁波台塑等生产装置集中检修,聚丙烯开工率下降,现货供应略紧,下游需求有回暖迹象,因此聚丙烯价格仍有上涨趋势。第四季度,国际油价持续暴跌,成本支撑极大削弱,引发聚丙烯市场价大幅跟跌,维持弱势直至年末。
2015年全年,聚丙烯价格图形与原油基本一致。年内油价两次探底后回调,总体而言仍是震荡下行。
聚丙烯面临上游原油重心下移的冲击,成本支撑不足,叠加新产能陆续投产,而下游刚需购为主,交易意愿一般,供需矛盾突出,价格也同样震荡走低,降至6400元/吨附近,也是近十年来的行情底部。
04聚丙烯2016-2018年价格走势
第二阶段是2016年到2018年,聚丙烯价格整体震荡走高,直至最后一季度出现快速下跌的情形,这一时间段内曲线依旧与原油相似。
2016年,原油触底反弹,为聚丙烯价格震荡上扬提供驱动力。3月,节后两油库存处于70-75万吨低位水平,大庆炼化、福建炼化、独山子石化等生产装置集中检修,供应面利好因素助推市场高报,下游开工率提升,需求恢复,聚丙烯价格快速拉涨。但随后两个月因需求跟进力度不及价格提速,上升势头受遏,陷入震荡行情。
6月至7月,资金面再度进行炒作,联合期货盘面抬价,同时宁煤、、燕山、大庆炼化等装置开启集中检修,供应减少,市场利多,带动聚丙烯第二次大涨。原料价格的快速上行挤压了终端厂商的获利空间,转而影响下游购意愿,8月聚丙烯震荡整理。
9月初,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华东部分地区货运车辆限行,产品库存有所积压。会后运输解禁,加上“金九银十”塑料终端销售旺季来临,库存释放,需求利好,聚丙烯迎来年内第三波涨势。
2017年,聚丙烯市场先抑后扬,走势呈宽幅“V”字形。上半年,PP价格震荡下行。春节前后,下游需求恢复较慢,两油库存累积,石化企业轮番下调出厂价,弱势格局持续数月。直到5月中旬,“一带一路”政策释放利好消息,需求面加大购力度,聚丙烯价格止跌回升。
下半年,原油修正供需预期,不断去库,且OPEC会员国与非会员国达成减产协议,刺激油价大涨。国内商品市场整体回暖,库存得到消耗,聚丙烯也一改颓势,价格上扬。冬季塑料市场下游需求转冷,库存再次升高,但因原油、甲醇等部分上游依旧强势,聚丙烯震荡整理,小幅下滑。
2018年,聚丙烯价格走出倒“N”字图形。第一季度,美国特朗普新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对伊朗态度强硬,对伊石油制裁忧虑再起,且沙特希望OPEC与其他产油国合作减产,修正原油过剩产能,推动油价震荡向上。而春节后,国内聚丙烯下游工厂开工恢复较慢,需求端不理想,石化下调出厂价,商家让利出货,市场谨慎观望,随着两油库存逐渐高企,期货盘面跳水,PP市场价走弱。
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初期,原油震荡上行,成本支撑增强,部分装置集中检修,库存得到消化,供应压力减小,且下游新增订单乐观,开工率上行,需求也开始好转。另外,期货盘面同样顺势走高,助推聚丙烯止跌拉涨。
9月起,中美贸易争端升级,冲击全球经济形势,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力度不如预期,原油触顶回调后暴跌,引发聚丙烯市场承压下挫,交易意愿低迷。
05聚丙烯2019-2020年价格走势
第三阶段是2019年到2020年,这一阶段由于疫情冲击,出现极端行情,聚丙烯与原油走势相关度有所降低。
2019年全年,聚丙烯整体走势平稳,小幅震荡整理为主。12月,因浙石化一套装置推迟开车,且库存下降较快,节前集中补库,导致PP年末短期内出现一段涨跌行情。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全国戒严,限制流动,各地停工停产,经济受挫,供需双弱,因而聚丙烯市场价不断震荡下跌。
4月,国际原油需求萎缩,OPEC减产措施推迟,市场对于能源供应过剩和疫情持续扩散的担忧让全球经济蒙上阴影,同时空头大量抛售WTI原油5月头寸,使原油盘面价一度暴跌成负值。
而当时的聚丙烯并未继续跟跌。武汉解封,但国内防疫措施并未停止,出于各种防疫物资的需要,社会对PP纤维料、熔喷料需求快速上升。大量石化企业转而生产紧缺品种,致使拉丝料产能占比大幅下滑。
短期排产错配矛盾引发供应短缺问题,恰逢市场对口罩生产用料大肆炒作热度,使得聚丙烯行情拐点出现,价格一飞冲天,半月后才回归基本面逻辑。
夏季,年初疫情过后经济逐渐复苏,油价开始修复。部分聚丙烯新装置投产,然而受台风恶劣天气影响,PP到港量有所下滑,供应端压力尚可,同时两油库存在70万吨附近低位徘徊,期现关联增强,市场预期好转,利多因素占上风,短期内形成一波上涨行情。
第三、第四季度,聚丙烯价格再度回归小幅震荡,总体较为平稳。
06聚丙烯2021-2022年价格走势
最后一个阶段是2021年到2022年,这一时期全球疫情依然肆虐,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市场复杂程度加深,聚丙烯与原油走向也并不相似。
2021年,聚丙烯市场行情变动较大。年初,美国极寒天气之下,海外装置纷纷停产,供应紧张。这时国内节后两油库存与往年相比处于低位,而出口窗口大开给予市场价格以强力支撑,助力聚丙烯出现急涨走势。3月底,上游成本的大幅增长压缩了下游终端利润,导致下游企业需求削弱,且国内有新产能投产,供需格局有所改善,聚丙烯转而缓缓震荡下行。
9月,传统需求旺季到来,市场预期好转。多伦、延长延安等装置停车检修,供应下降,下游BOPP开工率小幅回升,需求略有提振,原油、甲醇、丙烷等成本端走强,支撑聚丙烯价格走高。10月中旬,部分地区下游厂家因限电降负,需求回落,同时石化累库,但成本端仍偏强,供需与成本博弈,PP震荡运行。
2022年,国内聚丙烯市场价上涨后回调,而后陷入长期弱势震荡。2月,俄乌冲突爆发,俄罗斯是产油大国,地区不稳定因素引发国际原油暴涨,成本支撑大增,带动国内包括聚丙烯在内的众多化工品价格上升。
此后油价维持高位震荡,但今年以来,国内疫情再起,给供需面带来深远影响,新装置投产为供应带来压力,需求端刚需购为主,市场交投气氛一般,聚丙烯弱势震荡下行。
07行情展望
由上图可知,每年2月春节前后,聚烯烃习惯性累库,往往是年内库存最多的时期。一般情况下,价格与库存呈负相关的关系,当库存高企时,市场价会降低,当库存低位时,市场价会上行,如图中2020年初,疫情原因使得两油库存超过160万吨,是近三年的最高点,PP价格与此同时也跌破7000,走向三年内的最低点。
但也会发生例外,高库存未必价格就降,比如2021年初美国严寒天气令我国PP出口需求大增,支撑市场价走高;今年3月因俄乌冲突油价飙升,带涨PP等大多数化工品。当前,两油库存为62万吨左右,已处于较低水平,但聚丙烯现货市场价并无明显涨势。
基差是现货减去期货的值,通常情况下,基差走强代表现货走强,因此基差与价格的变化图形较为相似。但也有可能出现反向走势,如2021年9-10月,PP市场价上行,基差却走弱,这是因为资金大量投入远月合约带涨期货盘面,使得基差缩小。
近期,国际原油宽幅震荡,PP期货盘面震荡偏强,市场需求跟进动力一般,基差小幅走弱。后续国内聚丙烯产品还会面临与进口低价货源的竞争,新增产能投产,以及停车检修的装置也将陆续复产,供应压力进一步提升。
如今,“金九银十”时间已至,下游开工率虽有小幅恢复,却依然低于往年,需求端尚未见显著改善,旺季是否真能旺起来,还有待验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