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价格走势预测_柴油价格趋势预测

截止到2024年1月22日,该油价是下调的。

根据国家发布的信息可知,国内成品油价格在2024年1月17日24时进行了调整,其中汽、柴油价格每吨均降低了50元。这是2024年的首次下调。折合升价,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95号汽油、0号柴油每升均下调了0.04元。

在这次调整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主要石油企业需要确保成品油的生产和调运,以维护市场稳定供应。同时,各地相关部门也被要求加强市场监督检查,确保所有加油站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称,SUV车型自去年以来出现“井喷”行情,销量增幅达50%左右。而柴油SUV作为燃油经济性、高效能和环保的车型,经过我国多年技术研发和改进后,其相关技术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

但是,由华南市场始发的“柴油荒”波及上海,上海部分加油站出现柴油供应紧张、排队限供现象后,沪上一批柴油SUV的潜在购买者开始却步。沪上多家柴油SUV的销售商均表示,近日的柴油供应紧张风波对他们的销售影响很大,“销量至少下降了2/3。”某品牌SUV的4S店市场部负责人这样表示。

公认趋势

3月24日,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时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在国家发改委网站上声明:“当前国内成品油充裕,可以保障国内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并表示他们将“保持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稳定”。

而据东方油气网在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市场的调查显示,3月中旬以来,汽柴油价格急剧上涨,汽油价格每吨涨幅在150元至250元,柴油价格在汽油价格的带动下也出现了每吨500元至1000元的上涨。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轮汽柴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拉动的。

当前国际油价连创新高则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国际油价一度突破110美元/桶大关,而国内规定的零售价格仅相当于65美元/桶的水平。因此,生产企业加工亏本,地方炼厂和小炼厂基本停产,供应大幅减少。涨价已是必然。

那么,石油价格是否会对汽车用户带来直接影响呢?孙健认为,关键看两个因素,一是出行习惯 (是否每天开车几十公里),二是看收入水平(车的开销占总收入的比例大小)。只有这两个因素都有很大的改变,才会对用车消费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京城,排量在1.3L以上的车型仍然为消费者偏爱。中国人不喜欢买小车,即使未来的石油价格还会继续涨。”北京最大的汽车交易中心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中心总经理苏晖这样告诉笔者。很显然,中国的汽车使用者对石油危机的意识还未如美国消费者那般深刻。

据权威能源机构预测,已成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在能源供需方面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估算,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5亿吨,进口需求将高达3亿吨。据相关研究人员分析,若要弥合国内外油价的差距,国内成品油价格仍有每吨1500至2000元的涨价空间。这只是去年11月初的预测,现在的国际油价已经较当时的90美元又上升了十几个百分点。无论愿意与否,国内油价上涨已成了社会各界公认的趋势。

解决之道

国泰君安汽车分析师张欣认为,石油价格提高,会对汽车产业带来两大变化。首先,造车成本会提高,很多材料涉及石油化工,如轮胎用的橡胶、装饰用的化纤,再引申会涉及加工用装备的润滑油、能源等等;其次,使用成本也会提高。

要解决这个问题,专家认为可以用价格杠杆,利用税收手段进行调节。美、日等国的经验表明,燃油税对节油有明显作用。“两会”期间,企业届代表、专家人士一致呼吁,燃油税宜尽快推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方工业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家绪在今年“两会”上提议,国家应尽快出台燃油税,同时给予小型车生产和消费在税收和征费方面更多的优惠,从而实现节能减排、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中国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开征燃油税后,用油越多,交税越多,既体现多跑路多交钱的合理负担原则,又在制度上起到鼓励纳税人购买排量小、耗油量少的汽车,促使纳税人节约用油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对燃油的过度消费。

除了在税收方面适时推出燃油税,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节约的作用外,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官方说法,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当然,这些新能源汽车目前大多还处于研究或者实验阶段,只有混合动力汽车在丰田、本田等企业的推动下率先实现了商业化。而且,到底哪种新能源汽车才是未来人类移动性的最终解决方案,至今未有定论,所以,在国内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能与国外巨头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唯一机会。

很显然,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尚属起步期,一汽、上汽、东风、吉利、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企业都在加紧研发,有的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和国外汽车巨头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家应成为承担新能源汽车研发重任的主体。(宦璐)